• <strike id="wmkai"></strike>
    <ul id="wmkai"></ul>
    
    
  • 前沿動態
    王曉毅《<周易>與魏晉玄學》出版
    發表時間:2021-09-24 20:08:55    作者:    來源:"中古史研究"微信公眾號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圖片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出版社:人民出版社
    出版年:2021-4
    頁數:281
    定價:63.00元
    裝幀:精裝
    系列: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
    ISBN:9787010233949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
    作者簡介
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王曉毅,1954年生,歷史學博士。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,中國思想史專業博士生導師。在魏晉玄學領域研究三十多年,形成了思想史與社會政治史相結合的學術特色,出版9部著作,發表論文百余篇,兩次獲省部級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,獲國務院 “政府特殊津貼”。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
    內容簡介
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
     學術界一般將魏晉玄學劃分為漢魏之際、正始、竹林、元康、東晉五個時期。每個時期的社會政治環境、士人群體的文化性格、學術主題與哲學理論,存在明顯差異。本書分別探討了在這五個不同時期《周易》與玄學思潮的關系。第一章,漢魏之際思想變革與義理易學興起。創新之處是指出其中最有影響的道家學派,并不是通常所說的老莊哲學,而是所謂的“黃老之學”。第二章,《周易》與正始玄學。取得新進展之處有二,一是將黃老道家“因循”哲學納入研究視野。二是重新定義何晏易學的性質。第三章,《周易》與竹林玄學。認為竹林玄學以義理易學為主導方向,但是在漢代“象數”問題上存在不同態度。第四章,《周易》與西晉玄學。著重分析了“言意之辯”這種源于《周易》的學術方法,對元康玄學不同學派的影響。第五章,《周易》與東晉玄學,創新之處最多,一是將東晉玄學大致分為三個階段,二是對處于官學的王弼《周易注》時間做了考證,三是東晉“易象妙于見形”之辯及其意義。四是從“公謙之辯”看魏晉義理易學的功能。五是研究了韓康伯易學對“象數”的融通及其意義。 
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
    目次
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概論 
    第一章:漢魏之際思想變革與義理易學興起 
    一、儒教衰落與道家復興 
    (一)漢末學術走向 
    (二)“黃老”之學與曹魏官方意識形態 
    二、象數易學衰落與義理易學濫觴 
    (一)東漢后期象數易學的變化 
    (二)荊州學派及其易學思想的影響 
    第二章:《周易》與正始玄學 
    一、正始之音 
    (一)正始名士與易學清談 
    (二)何晏易學與王弼的差異及其原因 
    二、王弼易學革命 
    (一)王弼家學及生平事跡 
    (二)“得意忘言”的學術方法 
    (三)黃老“因循”哲學對王弼《周易注》的影響 
    (四)“時位”新說與義理易學體系 
    (五)“太極”新說與貴“無”論本體論 
    第三章:《周易》與竹林玄學 
    一、竹林玄學的三個時期 
    (一)曹魏前期:正始年間 
    (二)曹魏后期:嘉平~景元年間 
    (三)西晉前期:泰始~太康年間 
    二、竹林名士的易學思想 
    (一)阮籍《通易論》分析 
    (二)《周易》與嵇康的風水理論 
    (三)向秀《周易注》 
    第四章:《周易》與西晉玄學 
    一、“言意之辯”與元康玄學的主要流派 
    (一)貴“無”派與“言不盡意”論 
    (二)崇“有”派與“言盡意”論 
    (三)、郭象玄學與“寄言出意”論 
    二、從張璠《周易集解》看西晉易學的特點 
    (一)張璠《周易集解》成書于西晉后期 
    (二)、張璠《周易集解》所錄注家的學術傾向 
    (三)、義理易學多元發展的時代 
    第五章:《周易》與東晉玄學 
    一、東晉玄學嬗變的三個階段 
    (一)中興名士與玄風南渡 
    (二)永和名士與玄風興盛 
    (三)太元名士玄風衰落 
    二、東晉易學的論題與學術創建 
    (一)王弼《周易注》與東晉官方易學 
    (二)“易象妙于見形”之辯 
    (三)從“公謙之辯”看魏晉義理易學的功能 
    (四)韓康伯易學對“象數”的融通及其意義 
    (五)韓康伯《系辭注》對張湛《列子注》的影響 
    參考文獻 
    索引

    Copyright © 2015-2016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權所有:中國哲學史學會
   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| 香蕉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宅男自| 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|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| 无码精品A∨在线观看中文| 精品国产天线2019|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| 久久99热精品这里久久精品| 免费看国产精品麻豆| 日本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|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赵丽颖|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| 99久久99久久免费精品小说|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小说|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 | 久久99精品波多结衣一区|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|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|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86|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| 国产麻豆精品入口在线观看| 日韩精品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乱码| 久久精品女人毛片国产| 国产天天综合永久精品日|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手机版|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麻豆| 2019国产精品青青草原| 久9热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|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|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| 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| 国产精品小视频免费无限app|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护士| 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|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 | 3atv国产精品视频| 亚洲欧洲久久精品|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| 国产精品二区三区免费播放心| 99久久99久久久99精品齐|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|